英國脫歐第二季:金融機構“大撤離”
stark 2016.07.04 19:41 大金融概念股
過去一周,英國脫歐“沖擊波”橫掃了全球金融市場,但這僅僅是脫歐后遺癥的冰山一角。眼下,眾多在英國設立歐洲總部的美資銀行正醞釀“大遷徙”,以便在英國真正脫歐后,仍能在歐盟其他成員國正常開展業(yè)務。
接近摩根大通的消息人士日前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摩根大通)可能在七八月份召開內部會議,商討Passporting(牌照)的問題?!?/p>
該消息人士口中的“Passporting”即歐盟的“單一護照”機制,凡是歐盟以外的金融機構,只要在任何一個歐盟國家取得營業(yè)執(zhí)照,便有權在其他成員國設立分公司并提供金融服務。
“英國脫歐后,金融機構就無法通過在英國設立機構獲得歐盟‘單一護照’。這些銀行在歐盟的新址很可能是巴黎、柏林和法蘭克福。”咨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華區(qū)總裁王昕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當然,一切尚無定論。《里斯本條約》第50條規(guī)定了歐盟成員國的退出程序,規(guī)定如果成員國確認要脫離歐盟,歐洲理事會應在2年內與該國就脫歐后的關系變動達成協(xié)議,并提交歐洲議會批準。
在英金融機構“大撤離”
英國公投最終以脫歐派勝出告終,不僅導致全球主要股市大跌及匯市震蕩,金融機構的安身之所也面臨著不確定性。
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xié)會曾于6月24日發(fā)表聲明稱,在金融業(yè)務方面,歐盟以后應堅決將英國視為第三國,不再給予其歐盟成員國金融企業(yè)才能享有的“單一牌照”優(yōu)惠。同時,歐元區(qū)應盡快重新掌握清算系統(tǒng)的控制權,為歐元區(qū)金融市場注入新動力。
法國央行行長德加洛也表示,英國脫離歐盟后,許多銀行將失去進入歐盟的“單一牌照”權利,他們已準備將部分業(yè)務、員工遷離。
各大金融機構中,受影響最大的無疑是美資銀行。王昕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摩根大通、高盛、美銀和摩根士丹利等在英國的業(yè)務規(guī)模龐大,雇員上萬人。歷史上,這些銀行一般都會先在英國建立起受監(jiān)管業(yè)務,然后再利用歐盟的“單一護照”權利進入其他歐洲國家。
其實早在公投前,摩根大通首席執(zhí)行官杰米·戴蒙便警告稱,可能會把多達4000個崗位遷出英國。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企業(yè)“走出去”和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資銀行近年來在海外的布局也在加速,工、農、中、建、交等大型銀行首先出海。1979年,中國銀行盧森堡分行開業(yè),這也是中國銀行業(yè)在境外設立的第一家分行。此外,工商銀行歐洲分行也設在盧森堡。
接近工商銀行的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脫歐事件對于工行不會有直接影響,英國對中資行設分行放開比較晚,工行歐洲總部一直放在盧森堡?!?/p>
此外,原本總部設在德國的德意志銀行(下稱“德銀”)及其他歐系銀行,雖然無需“大撤離”,但也必須為英國脫歐做好準備。
有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德銀在英國的業(yè)務規(guī)模不小,此前已經為英國退歐做好了充分準備,預計短期內英國的架構或業(yè)務模式都不會有大變動?!?/p>
此外,匯豐、渣打等總部設在倫敦的英國老牌銀行未來的歐洲業(yè)務會受到何種影響,就要看英國與歐盟之間后續(xù)的脫歐談判了。
“也有人提出讓倫敦以特區(qū)形式與歐盟談判,但這樣一來,法蘭克福、巴黎、米蘭等都會進行抗議?!蹦晨偛吭O在倫敦的外資行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其實,歐盟成員國都需要定期向歐盟繳納“會員費”,例如此前英國每周付給歐盟的金額約為1.63億英鎊。脫歐后,英國如果想在不繳納“會員費”的前提下繼續(xù)享受“一體化”的好處,其他歐盟成員國自然很難答應。
事實上,除了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其他跨國企業(yè)也明確表達了“遷徙”的打算。
王昕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將歐洲總部設在英國切爾西的韓國三星電子正考慮把其歐洲總部移往生產基地所在的波蘭等歐盟成員國境內;總部設在英國紐伯里的跨國移動電話經營企業(yè)沃達豐也很有可能將總部遷往其他歐盟國家。
倫敦金融城何去何從
英國脫歐公投開始前,反對脫歐呼聲最大的可能就是倫敦金融城。
倫敦金融城
倫敦占據(jù)全球外匯交易市場高達四成的份額,雖然不在歐元區(qū),卻是歐元最大的結算中心。作為英國金融業(yè)的心臟,倫敦金融城去年繳納了660億英鎊(約合887.57億美元)的稅款,在英國全國雇傭超過200萬人。
公投前,金融城的大佬們對未來深感憂慮。整整30年前,英國保守黨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通過一系列大改革放松了金融業(yè)管制,這些翻天覆地的改革被稱“大爆炸”。自那以后,倫敦便成了整個歐洲毫無爭議的金融中心。眼下,這一地位岌岌可危。
巴克萊董事長魏萬基表示:“金融城現(xiàn)在的地位并不意味著它能永遠屹立不倒,脫歐將是極其愚蠢的行徑。將來回過頭來看時會想:‘我們究竟為什么要那么做?’”
倫敦金融城政府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包墨凱表示:“留在歐盟,英國就可以繼續(xù)享受‘單一市場’的好處,包括獲得便宜的電話費、廉價航空、申根簽證等價廉物美的商品和服務?!?/p>
倫敦也是除中國香港外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包墨凱今年6月11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倫敦金融城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英國擁有歷史悠久的法律體系?!?/p>
英國的法律和監(jiān)管體系為世界所認可,其注重原則監(jiān)管和風險控制,強調政府與企業(yè)的對話和溝通。主流觀點也認為,對尚在摸索中的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來說,這種柔和的監(jiān)管模式更有利于其發(fā)展。
此外,倫敦處于零時區(qū),在時差上比北京晚8小時,比紐約早5小時。因此,倫敦上午的交易時段正好是我國市場下午的交易時段, 而下午的交易時段又恰巧與紐約上午的交易時段一致。作為聯(lián)系亞太和歐美金融市場的重要紐帶,倫敦是實現(xiàn)全球金融市場24小時不間斷交易的關鍵節(jié)點。
包墨凱當時在介紹倫敦金融城的優(yōu)勢時還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英國是歐盟成員國,很多機構愿意落戶倫敦,將倫敦作為進入歐盟的一個門戶。”如今,這句話似乎已經成了倫敦金融城的“心病”。
一切仍待漫長談判
盡管各大金融機構都已在未雨綢繆,但脫歐后英國究竟如何處理其與歐盟的關系,這仍需等候后續(xù)談判,這很可能是一場“馬拉松”式的談判。
《里斯本條約》第50條款規(guī)定了歐盟成員國退出的程序,任何國家離開歐盟都將觸發(fā)該條款。根據(jù)規(guī)定,如果成員國確認要脫離歐盟,歐洲理事會應在2年時間內和該國就“脫歐”后關系變動達成協(xié)議,并提交歐洲議會批準。
然而,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6月27日重申了此前首相卡梅倫的立場,第50條只能由新首相來申請觸發(fā)。而新首相可能到今年10月才上任。
民生海外研究負責人張瑜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未觸發(fā)條款前,英國就不算正式脫歐。由于當前脫歐沒有新的進展,因此全球市場趨于平靜,類似事件的沖擊都是脈沖式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朱民在剛剛結束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退出歐盟的談判過程是很漫長的,盡管相關條款給了2年時間啟動脫歐談判,實際上談判過程中的涉及面極廣,耗時可能更長?!?/p>
他回憶稱,當年瑞士、挪威進入歐盟的談判就長達10年之久,其間需要不斷確定貿易條款和進入歐盟的法律等。此次英國脫歐后,其與歐盟在進行貿易條款談判時,必須和其他歐盟成員國一一談判?!昂臅r越長,對未來英國貿易存在的不確定性就越大,這會導致投資和經營行為發(fā)生變化?!彼f。
據(jù)IMF測算,在正常情況下,今后3年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累計會下降1.4個百分點。極端情況下,即英國投資貿易大幅下降,今后3年英國GDP可能會下降5.6個百分點,房地產、消費等都將受到沖擊。
大金融概念股:安信信托、陜國投A、新華保險、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江蘇舜天、美爾雅、弘業(yè)股份、高新發(fā)展、紫光股份、海泰發(fā)展、香溢融通、長江投資、浙江東日、金山開發(fā)。
大金融概念股
那么問題來了:最值得配置的大金融概念股是哪只?即刻申請進入國內首個免費的非公開主題投資交流社區(qū)概念股論壇參與討論!
申明:本文為作者投稿或轉載,在概念股網 http://www.guangshenggb.com/ 上發(fā)表,為其獨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決策請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